安乐村小学培养出姐妹花
周汶瑾和柴燚楠是安乐村小学的同学,之后一起进入市体校,又一起被选入国青队和国家队。两人从小一起练球,是安乐村小学培养出的一对垒球场上的姐妹花。安乐村小学常年开展棒垒球项目,是我市软式棒垒球项目训练点之一。
安乐村小学组织的年级交流赛
7日的下午4点30分,安乐村小学的操场热闹了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3至6年级垒球队的小球员们开始了训练,先是慢跑,后是基本动作,之后是击打和抛接球练习。记者来到的这一天,训练后还安排了一场学员间的交流赛,小球员们在场上击打、传接,每个环节都有板有眼,而场边其他球员则在为场上球员们的表现或惋惜、或喝彩。就是这样一场小比赛,能看出学生们有多么喜爱垒球项目;就是这样一场小比赛,能看出安乐村小学对垒球项目是多么的支持,正因为如此才能从这里走出周汶瑾和柴燚楠这样能够入选国家队的年轻球员。
周汶瑾和柴燚楠一位是投手,一位是接手,由于从小在一起训练,她们之间十分有默契。默契对于接投搭档来说至关重要,她们根据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够领会意图,进而执行不同的投球战术。两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为何会选择垒球运动呢?说起这一点就是因为喜欢。安乐村小学校长袁雪清告诉记者:“两个孩子都是小小年纪就开始接触垒球,但那时的她们并不比别人优秀。就拿柴燚楠来说,记得她四年级时跟着校队出去比赛,因为不是主力不能上场,她在操场上哭了一个小时。回来后她就开始努力训练,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成为了队中的主力。这两个孩子都非常能吃苦,自身条件又好,所以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现在她们已经成了我们学校的骄傲,更是小学员们的榜样,我们也希望她们能一直留在国家队中,为国出力,为兰州、甘肃争光。”
安乐村小学在发展垒球项目上有着很长的历史,安乐村学区办公室主任乔建梅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安乐村小学就有队伍参加垒球比赛,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几任校长都非常支持。北京奥运会后垒球项目离开奥运会,大环境虽然改变,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垒球项目,2011年市棒垒曲协会将软式棒垒球推广到了我们学校,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更为安全、科学的项目,更为项目的今后发展搭建了平台。2011年后,市内学校之间的比赛、兰州市的比赛、省内的比赛,甚至全国的比赛我们都有组队参加。”
软式棒垒球进校园结出硕果
软式棒垒球进校园,是市棒垒曲协会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将这个项目推广进了校园,给孩子们送去了一个益智、健身的好项目,更为我省棒垒球项目保留了发展的火种。如今我市已有近三十所中小学在推广软式棒垒球项目,这些球员都将成为我市、我省棒垒球项目的后备力量,这也是我省的传统优势项目垒球再创辉煌的契机。
安乐村小学组织的年级交流赛
2011年,市棒球协会更名为市棒垒曲协会后,协会就开始发挥自身的职能,2012年市棒垒曲运动协会被首批命名为“中国软式垒球实验基地”,兰州市安乐村小学等10所学校被命名为“中国软式垒球实验学校”。虽然要来了国家政策,但当时我市开展软式棒垒球项目的学校并不多,为了让学校接受这个项目,市棒垒曲协会的工作人员走入学校,向学校介绍项目;为了让家长能够接受这个项目,市棒垒曲协会工作人员利用假期组织亲子活动;为了让学校开展好这个项目,市棒垒曲协会多次举办教练员培训班;为了让项目更具生命力,市棒垒曲协会更是推出了冬令营、夏令营,并组织了各级比赛……就是这样一步步,软式棒垒球在我市有了很好的基础,并开始在国内赛场上崭露头角。成绩有了,软式棒垒球项目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也由此为现在专业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女垒一直是世界强队,在奥运会赛场上取得过不俗的战绩,为作为垒球传统强省,这些成绩背后也有着甘肃球员的付出与努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我省垒球选手马英、雷雳、何丽萍参加垒球比赛,获得银牌,这也是我省选手在奥运会上首次取得奖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省垒球名将于艳宏参加了垒球比赛,获得第4名。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省垒球选手张丽霞作为国家女垒选手参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省选手于艳宏参加了女垒比赛。
垒球项目在甘肃有着很好的基础,加之兰州市众多学校开展软式棒垒球项目,使得这个项目拥有着众多的后备人才,随着垒球项目回归奥运,相信甘肃垒球项目的优势会逐渐凸显出来,这个项目也有望再次成为我省的优势项目。
来源:兰州晚报、兰州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