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中国足协发布消息,表示重新开放职业联赛俱乐部对一线队在内的各级梯队进行商业冠名权。
在今天上午发布的《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和球队名称管理规定(试行)》中,涉及到多个新赛季联赛的政策变化,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商业冠名权。在推行俱乐部中性名称的政策后,冠名权的回归意味着足协希望给俱乐部营造更为宽松的生存空间。
当然,新政的出台不意味着改变俱乐部中性名称的规定,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我们坚持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中性名),在此前提下,允许俱乐部在2024至2028赛季对所属球队冠名。冠名对象必须具有合法资质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冠名名称应为赞助商企业或品牌名称,不包含商品或服务类别、组织形式等,且符合广告法及行业管理相关要求。此外,俱乐部所属球队不得接受俱乐部股东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包括与其相似的汉字或词组)的冠名;不得接受博彩、烟草等赞助商的冠名。冠名内容应符合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整体形象和品牌战略,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含有虚假、误导性信息。一支球队仅可接受一个赞助商的冠名。不同俱乐部的球队不可被同一赞助商(包括其前十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冠名。”
同时,足协方面也表示,将对俱乐部球队冠名进行严格核准,不仅会对俱乐部提交的各种资料进行严格审核,还会根据管理规定配套完善俱乐部和球队名称使用规范,确保俱乐部在各种文件或场景中规范使用俱乐部和球队名称。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